作者:劉白
链接:https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21092650/answer/18700018
来源:知乎
我日常使用倉頡,體驗可以總結成兩句話:如果沒有什麼專業上的要求,只是想學習一種形碼輸入法供自己日常使用的話,那就學倉頡吧(我是這種情況); 倘若對漢字的錄入有很高的專業要求,那麼應首先考慮學習倉頡。

讚美完了,說一下理由。

1. 倉頡的學習成本很低

就我的理解來說,創製人朱邦復先生很巧妙地把字母文字(如英文)那种簡單直觀的「拼寫」特點實現在了倉頡輸入法上。

像字母文字那樣簡單直觀地把漢字拼寫出來」就是倉頡輸入法的基本理念。

因此,那些在初學時就要求背過的所謂「倉頡字根」,其性質實際上與英文之26個字母是一樣的,都不過是用來拼寫的基本部件。熟識26個英文字母後可拼出所有英文單字,同樣道理,牢記「字根」(即「倉頡字母」及「輔助字形」的統稱)之後,我們就可以拼出(幾乎)所有的漢字。

具體來說,英文裹「bright」一詞由「b,r,i,g,h,t」五個字母「由左至右地」順接拼成。倉頡借用了這種拼合思想,如法炮製地用在了漢字錄入上。比如,「日、日」兩個倉頡字母可以拼成一个「昌」字,只不過拼寫顺序與英文不同,成了「由上到下」。我們可以很容易看出,倉頡對漢字的錄入與英文的拼寫方式如出一轍,區別只在於倉頡多了一個輸入顺序問題。

「以字母的理念按序拼合漢字」就是倉頡的總原則。這意味着,用倉頡輸入漢字無需考慮漢字書寫上的因素。筆顺、部首、筆劃的傳統形態等等这些有關書寫的事項,統統可以忽略不理。把漢字書寫與錄入分開看待是倉頡獨樹一幟的地方,也是倉頡和其他輸入法的最大區別。這一舉措可以大大減化錄入流程,降低學習難度,所以說學習成本很低。

2. 倉頡更適合「想打」(脫稿錄入)

我認為要評價一款形碼輸入法用起来是否顺手, 重要的不是看它照稿錄入的速度有多快, 而是要看它在脫稿錄入時, 輸入過程對行文思路是否会産生过強的干擾(不能否認, 任何形碼輸入法都會對我們脫稿錄入的過程形成一定的干擾)。 越好的輸入法,對行文思路的干擾強度越小。 由於倉頡的組碼規則很簡單, 在熟悉相關規則之後,基本上只需注意倉頡字母的輸入顺序這一個問題即可,所以即便是無稿錄入,其過程都是既省力又流暢的  (當然, 前題是使用者得對字形熟悉)。

3.  倉頡繁簡通喫

萬變不離其宗,既然是拼接漢字,那只要目标字符可以化為倉頡字根(字母),就能輸入。簡體字也是漢字,完全可以用現成的字根(字母)拼出來,無需另備字符。倉頡所具有的天然兼容能力給了我們極大的輸入自由,只要高兴,在輸入过程中就可以做到繁簡无缝切換。

(当年在回答这个问题时,我正迷著學寫繁體字,那時候趁興用倉頡到處留繁體文。虽然这次更新答案时,我已经很久不用繁体了,但我的日常输入法依然是仓颉。使用简体的朋友不必担心,仓颉输入简体毫无压力。)

綜上, 只要理解了倉頡輸入法對漢字的處理思路,就能很快學會他、玩好他,使倉頡成爲不可或缺的助手,而非讓人糾結不已的雞肋。在日常使用上,倉頡絕對不遜於任何一種形碼輸入法。

编辑于 2016-08-24


1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