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高记录:速度:208.97
记录保持者:【玄极境五重】茉莉呢
文本名:锦标赛第2918期
文本总字数:873
文本内容:
同时建议中国能派出一个考察团随同他一起到西方各国转转,了解一下各国的政情风俗,以为国内发展提供参考。奕訢非常支持,当即着手办理此事:选派出洋考察人员和向两宫太后禀报。一听说要出国,时人多有畏惧之心,纵使是同文馆已经毕业的几名外交人员,也对漂洋过海远行视若畏途。无奈,中国近代第一次出洋考察的重任竟落在了一位63岁老人的肩上。这位老人名叫斌椿,因任职总理衙门时做了几年赫德的中文教师兼办文案,对西洋事物渐渐有了兴趣,久怀出国游历开阔眼界之志。因无人愿往,奕訢正为出洋人选发愁时,斌椿“慨然愿往”可解了燃眉之急。斌椿带领的3位同文馆学生和负责照顾父亲的斌椿的儿子一行5人组成了中国最早的一批出洋考察团,他们肩负着“将所过之山川地势,风土人情,详细记载,绘图贴说,带回中国,以资印证”的重任。110多天对10多个国家的访问可让这5位中国人开了眼界。西方近代的科学技术、物质文明和古代文化尽现于中国政府官员的眼帘。火车、轮船、电报、电梯、活字印刷、铁路隧道、蒸汽机、起重机、传真照片及一般摄影、显微镜及幻灯,大纺纱厂和兵工厂的生产情况等,使他们第一次感受到了现代科技的伟大;埃及大金字塔和古太阳神庙,欧洲博览会、芭蕾舞剧,英国的白金汉宫、大英博物馆、国家议院、监狱、报社、高等学院、植物园,法国的凡尔赛宫、拿破仑大帝的凯旋门等等,让他们体会到了在中华儒家文化以外还有着璀璨丰富的西方文明。回国后,他们按要求将出国考察见闻以文字形式记述下来。斌椿写成《乘槎笔记》和《诗集》,考察团员张德彝著成《航海述奇》。此外,在办理外事过程中,奕訢也深深体悟到的“外国之生事与否,总视中国之能否自强为定准”的道理,这些都成为推动奕訢克服重重阻力,规划实行自强大计的巨大动力。他感到,当西方工业化潮流带动各国纷纷进入现代文明生活的时候——火车奔驰、轮船畅通、电线高架、通讯便利等等,中国人却依然沉醉于田园诗般静谧的自然经济生活,落后了!英国人赫德和公使参赞威孚玛也在敦促中国迅速实行改革,他们提交的《局外旁观论》和《新议论略》无疑似两枚炸弹,直投向老大帝国衰朽问题的中心。